高企申报误区及高企认定必须做贯标

  在申报高企时,企业会有诸多顾虑,导致企业错失申报的良机,今天,小编为您解答一些关于高企认定的误区,希望对您的企业申报高企有所帮助,把握住申报高企的机会。

  误区一:等达到条件再申请,部分企业希望在具备了所有条件后再申请高新技术企业,然而实际上,企业虽然还达不到申请高企的条件,但可以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,在政府的扶持下,企业可以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力度,加快技术研发的进度。

  误区二:只有制造型企业才可以申请高企,提到高新技术企业,很多人会自动认为都是制造型企业或者工业企业,但高企认定实际上涵盖了八大领域,从电子信息到高服务技术,给更多类型的企业提供申报的可能性,这也促进了各行业在技术上的革新和研发。

  误区三:只有工程技术才能申请专利,申请高新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靠专利,然而一想到专利,许多企业就会认为一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利,其实专利也可以是服务业务过程中的技术,例如:某从事人力资源测评业务的公司,申请的专利包括“……人力资源测评方法”,作为一种服务方法,这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。

  误区四:没有专利研发费用比例难以达到,很多企业被研发费用比例的要求拦在了高企门外,高企认定的研发费用范围其实比较广,包括直接研发发生的支出,也包括了间接支持研发发生的费用,企业不要混淆了认定高企和研发费加计扣除的范围。

  对贯标的3点基础认识。

  1,贯标政策的出口知识产权贯标,是国家层面(具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)主导推行的一项国家标准认证,不是某个地方性政策,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,获得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”属于资质认定。

  2,贯标的参与对象知识产权贯标,属于一项企业体系建设工作:它不是企业某一个人,某一个部门的事儿,需要全员参与整个工作周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。

  贯标之目的知识产权贯标有很多好处,比如:直接获得政策资金补贴,在申报相关科技项目时,作为一项重要的加分项等,但这些只是附加利益。